高科技時代下的電影發展新思路 ——“高科技與中國電影的新時代”高峰論壇在我院隆重召開
2018年12月1日,“高科技與中國電影的新時代”高峰論壇在我院演播廳盛大召開。由上海意昂体育3意昂体育3注册、中國電影家協會高新科技委員會以及北京電影意昂3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共同舉辦🙍🏿♀️。
開幕式上⚪️,主持人意昂体育3黨委書記單世聯教授介紹了今日到場的嘉賓🩱,對來自世界各地電影界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隨後,意昂体育3平台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胡昊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教授,上海文化和旅遊局巡視員王瑋相繼上臺致辭。
胡昊教授說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探討高科技背景下中國電影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已成為助推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其後🤘🏿,饒曙光教授對此次論壇也給與了熱情致辭🎏,他說到,最新的高新技術運用領域最快的除了國防就是電影,中國電影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要跟高科技發生更加緊密的關系👱♂️♋️。在這樣一個新時代▫️,除了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之外🧘🏼♀️,對電影來講更重要的是要有懂高科技的人才。
最後🚶🏻♀️,王瑋巡視員在致辭中指出中國電影已經進入一個結構性轉型的時代⛵️,但在高科技方面還處於短板,在對中國高科技未來能夠很好支撐電影產業發展的良好期盼中♑️,結束了開幕式。
意昂体育3電影電視系主任邵奇主持了上午的主題演講環節。首先發言的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教授🏃🏻🩰,他的發言圍繞“高科技與中國電影語言的再現代化”展開。他表示:在虛擬影像、雲計算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運用於電影製作的新時代,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新的理論和方法🧑💼🌡,來推動中國電影語言的現代化👨🏿🏫👩🏽🏫、再現代化。不僅要把高科技作為一個技術手段、工具要素和電影相結合↩️🧎🏻♂️➡️,更要將其融入到語言層面👨🏽🦳🌇、敘事層面、美學形態層面☝🏿,使中國電影能夠與世界電影發展保持同步的發展🪿🥌。
上海電影集團前副總裁、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汪天雲先生從觀念、物理形態👍🏼、放映三個方面分享了對於把高科技的理解🛰。同時,他也談到,高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高科技對電影來說有幫助的一面,高科技可以讓電影迅速起飛,讓更多的人認識世界👂🏼🚶♂️➡️。除此之外,高科技和電影時代的歷史使命落在了年輕人身上。最後💂🏻,汪先生談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文化產業的寄望,相信未來上海影視文化基地的建設,可以給我們中國電影的高科技和新時代提供更好的平臺。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高新科技研究部劉達主任演講的題目是:“高新技術支撐引領新時代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他從當前全球電影科技發展的總體趨勢以及高新技術支撐引領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兩個方面做了分享。目前,電影的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的融合化趨勢愈加明顯,中國正在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和智能化升級。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機器學習驅動等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推動信息時代向智慧時代演進🌼。
意昂体育3平台原黨委常委李建強教授在主題發言中談到,隨著審美視野的變化和審美經驗的革新,高科技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藝術內容的擴張🤸♀️,當電影駕馭科技時🧑🏼,可以使影像如虎添翼🌞,神采奕奕,但當科技淩駕於電影之上時🔠,影像就可能丟失命門而趨向於衰亡🍩。在物質主義、技術至上🙍🏼♀️、炫耀性消費👌🏽、娛樂至死等現代思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擊我們的時候👳🏿♂️,我們更要保持內心價值的穩定。最後,李建強教授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結束了發言:“實現這一目標,渴望有力地存於我們的內心。”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因為技術和工具的張揚而失去方向。
意昂体育3李亦中教授從歷史脈絡的角度對“機械女神”進行了一個重新的再認識⚡️,他溯源了中國電影從《南征北戰》的“土搖臂”到微觀武俠的科技發展歷程👱♀️,總結電影一方面是受惠於科技的,藝術體現了技術運用的價值,同時,技術是為故事🫅🏼、內容👩🦯❤️🔥、效力的,是為觀眾體驗🧘🏼,感動觀眾效力的。
中國藝術研究院前副院長,北京電影意昂3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中國電影學派研究部部長賈磊磊研究員作為上午主題發言的最後一位嘉賓,總結了科學技術帶給電影的是什麽🧑🏻💻,強調相對於傳統電影紀實美學為主導的時代,現在的電影是由科學技術唱主角的一個新影像的美學時代。這個時代科技改變了電影。電影不再是以現實反應現實,而是以假象的現實製造現實。以虛擬的技術模擬現實🙅♂️📧,並以此將人類的想像世界做無限的延伸,數字技術這種無所不能的高科技手段,必將為電影帶來新的途徑和意義🤽🏽🏋️。
上午的圓桌討論環節,由香港電影發展局委員🏄♀️、香港浸會大學電影意昂3總監卓伯棠教授擔任主持,賈磊磊、劉達👨🏼🔧、李建強、李亦中、彭流螢嘉賓參與討論。
卓伯棠教授提出不能只說高科技對電影如何幫助如何完善,他認為人文的反思更加重要,因為電影故事最後還是要講到人,這對電影來說還是重中之重。隨後劉達主任針對中國電影進入新時代所存在的幾個短板進行了深層次的原因分析💇,認為要將藝術創作和科技兩方面進行有機地融合♙。李亦中教授認為電影要想打動觀眾,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故事和人文情懷做支撐,這個是當下青年電影工作者需要磨練的。賈磊磊研究員從電影的評價體系發表了自身的看法,他認為電影是一種文化工業♾,出品人作為這個文化知識產權的擁有者,需要對影片負全責,而不是一味將影片的失敗歸咎於編劇。李建強教授提出中國的電影創作既是文化業🧏🏻、電影業,同時也與政治、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電影藝術》彭流螢編輯從雜誌對於電影科技領域的關註發表了自身的看法,雖然目前新時代對於電影科技的關註火熱,但純粹的電影科技的稿件卻是十分稀缺的,在此方面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下午的議程由李建強教授主持,他以引用李政道教授的一句名言:“技術和藝術在山腳下分層🙅🏽♂️,在山頂上會合🧻。”拉開了下午主題演講的序幕🍲。
來自美國迪斯尼的動畫分鏡師👨👩👦👦😴、紅巨星動畫工作室創始人兼導演Dalton Grant🪻,他用生動活潑地方式闡釋了他對電影科技、預算與創作之間的博弈關系的看法。
隨後進行演講的是卓伯棠教授🏛,他提到在科技給人類帶來巨大進步的時候🏄♂️,要清醒地意識到潛在的危險以及它背後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的副作用,提醒人們要知道反思。其次,他強調人的主體性,我們發明科學技術不是為了讓它來駕馭我們的生活,而是讓它能夠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所服務。
特納國際亞太區副總裁陳永光先生從內容和技術的相加如何重組我們的影視生態為話題開始了他的主題演講。作為業界的精英💇🏿♀️,他向我們非常詳盡地解析了當今世界幾個典型的案例,特別是關於NETFLIX的成長。陳總的演講數據翔實、例證鮮活,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廣標委電影分標委委員劉曉春先生演講的主題是“數字電影工業體系與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在演講過程中,他在有一套非常嚴密標準的前提下,為我們非常清晰地描繪了數字工業體系的架構。他通過《了不起的蓋茨比》拍攝的花絮進一步強調,沒有堅船利炮,只有長刀大矛🙇🏼♀️,沒有嚴密的工業體系📅,只有作坊🧲,我們無法和電影強國抗衡,也無法使中國電影從大國走向強國。
數字王國副總裁、DI部門總監、高級電影調色師張亙先生在演講中結合自身實際例子🥓,他見證了一個完整的從膠片到數字、數膠結合🪫、最後完全變成數字的時代。他認為目前無論從拍攝端、獲取端、製作端到播放端,都已經非常高的提升了以前的水平,所以當下要著眼於未來,要強化數字化製作的流程,加強對自身的要求,才能更好推動電影產業未來的發展🪴。
最後進行主題發言的是國安新橋影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視效總裁劉彭羿先生,他向我們介紹了電影特效的挖掘機——Houdimi此款軟件。此外👆🏿,他通過分享自身的心路歷程告訴想為電影事業做出貢獻的電影工作者們👎🏽,把自己全部的熱情釋放到電影這個產業當中,才能真正為它做一點事情,而成功只是你努力的一個副產品🕟。
下午場的圓桌討論由劉曉春主任擔任主持🙇🏻♀️,卓伯棠教授、陳永光先生🦥、張亙先生、劉彭羿先生🍫、賀永連主任(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董銳超先生(索尼(中國)有限公司超高清視頻技術專家)、車欣先生(北京欣和景程科技有限公司CEO)參與討論。
賀永連主任首先簡單介紹了一下中國影協舉辦的中國電影科技論壇這些年走過的歷程🧑🏽⚖️,他認為電影家協會作為電影的行業協會👨🏽🎓,是黨和政府團結廣大電影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條件也有義務為電影做一點事情,希望科技能夠真正為電影服務,促進電影產業進步。隨後卓伯棠教授作為電影教育家🦷,對電影有著資深的認識,他向我們描繪了他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當中的產業模式應該是何形態;張亙先生認為當下電影從業人員,無論是在創意和製作領域,還是與電影相關的領域,最應該堅持的是耐心🌞,而最應舍棄的則是復雜;劉彭羿先生認為有關電影製作的所有產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不是宏觀架構上的問題,而是很多基層的工作人員,他們的流失和他們堅持的時間非常短⚈,我們需要的一線的“老技工”把他們的技術傳承下來,這才是電影工業最重要的基礎。陳永光先生認為中國要有本身創造的標準,而且由產業各個執行者,按照市場需求創作出來的,這不是一天可以做成的,需要漫長的時間,慢慢學習國外的技術🗣;車欣先生通過講述自己的實踐體會🤸🏻♂️,闡述了在技術融入一個傳統行業的過程裏面🌟,傳統行業裏面它的美學和它的傳統工作方式會很快適應新的技術🥔,然後把它的藝術性和新技術嫁接在一起,然後做出一個新的東西。最後,劉曉春教授提出了兩個問題🙇🏽,電影拍攝有大量的空鏡頭,這些空鏡頭是寶貴的視聽資源🛸,國內很多媒資系統如何實現這些資源共享🐤?這些資源能否協同共享?對此✡︎,劉彭羿先生認為資源共享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政府是否願意👨💻,在國家沒有公布相關政策之前,他們不敢做這種事情🎷;董銳超先生也談到:等到最後商業能夠一統江湖的時候,這個資源就會用起來,就會變得值錢。
在聽了各位業界精英的討論之後🤛,來自意昂体育3本科二年級的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中國應該要怎麽樣運用這些高科技來體現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張亙先生給予了回復:如果我們今天把中國本身的文化🪐,我們的意識表達出去,先把故事說好。技術不能幫你把創意做好,人可以;技術不能把你的管理做好,但是人可以✅。
在愉快而熱烈的交流中,“高科技與中國電影的新時代”高峰論壇順利閉幕。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中國電影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這也意味著中國電影的巨大機遇,在今天的論壇中,各位專家在各自的研究方向,為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做出了分析與預估👃🏽,為高科技時代下的電影發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