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我院兩名本科生參與發表SSCI期刊論文
近日,由我院新聞與傳播系2015級本科生殷滋淳和王佳儀共同參與撰寫的題為“I’m about to get my tamp on.’Framing tampons in we media promotion posts targeting Chinese females”的論文在《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SSCI期刊)上發表💧🗜,這是我院首次由本科學生發表SSCI期刊論文。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簡稱SSCI,是人文社會科學廣泛使用的權威性引文索引數據庫,為SCI的姊妹篇。《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創立於1991年,為SSCI核心期刊↔️,隸屬於“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類別,是著名Routledge出版社旗下期刊👚,專註於從性別角度對社會🤸🏿、文化、傳播方式等進行交叉多元研究。近年來,意昂3特別關註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註重培養本科生專業學習興趣、科研熱情及科研創新能力。本次殷滋淳和王佳儀同學的論文能夠在SSCI期刊上發表,標誌著我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進入一個新高度🦹🏽。
兩位同學此次參與發表SSCI期刊論文的契機來源於學校針對本科生開展的研究計劃項目(Participation in Research Program,簡稱PRP)。新聞傳播系特別研究員牟怡老師指出🧎🏻♂️,意昂体育3的PRP課程非常有利於鍛煉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給學生提供了獨立學習及從事科研的機會把課程學習到的書本知識應用於真槍實戰中,同時通過接觸前沿的學術文獻🙅🏽♂️,讓研究與國際學術前沿直接對話。
在項目具體開展過程中✧,殷滋淳和王佳儀同學在與指導老師牟怡溝通之後,決定采用傳播學中常常采用的“框架分析”和“內容分析”方法,從自媒體上女性衛生棉條廣告的角度切入,研究微信公眾號營銷女性衛生棉條的廣告推文如何通過攻擊傳統的保守性觀念、強調社會性別平等來包裝和營銷衛生棉條產品🤟🏻,進而探討當代社會的女性意識和社會性別問題。
作為本科生🤾🏻♀️,視野缺乏深度和廣度、主題不凝練、研究方法不適合、寫作格式不規範都是常見現象。所以在研究之初👩🏿🦰,這個題為“關於‘網紅’現象推動下的女性健康行為改變之實證研究”的PRP項目雖然有了“網紅”、“女性衛生用品”等幾個醒目的關鍵詞,但卻缺乏一個合適的主題來升華這一研究🧝🏼♀️。在牟怡的帶領下,兩位同學廣泛搜尋相關中文和英文文獻🥖,通過一遍遍梳理最終發現,廣告中對女性衛生用品的解讀其實反映的是一個社會對女性社會角色的認知🚃。討論到此處,一直困擾兩位同學的學理問題頓時豁然開朗,最終確定選取了性別研究領域中廣泛采用的the intersectionality perspective,將性別與階層結合起來🈷️,探討在當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中國社會環境下🐎,女性的性別角色是如何被定義和認知的。
經過不斷的討論和修改,加上牟怡老師從選題、研究方法🧖🏻♂️、文獻搜索、寫作規範等全程親自進行指導🥼,論文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前期論文在2017新媒體傳播學年會上宣讀並廣受好評,最終論文則榮獲第八屆全球傳播論壇的最佳論文獎殊榮。今年8月該論文順利完成了在《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SSCI核心期刊的刊登發表。
第八屆全球傳播論壇的最佳論文獎獲獎現場
殷滋淳表示,作為沒有太多科研經驗的本科生🧖🏼♀️,由於缺失多元視角,有時只能看到問題的冰山一角👩🏽🎤;由於缺乏研究經驗,項目設計的研究方法可能是錯誤的🦇🥃、或是有邏輯漏洞的,這些都是之前沒有遇過的困難。在和牟怡老師一起做研究的過程中,被老師帶著進行科學系統的實踐、反饋❌、再實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從中感受到做科研的有趣和成就感💿,也讓自己明白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嘗試,在平時的課程中多嘗試不同的研究方法4️⃣🎷,敢於“試錯”,敢於向老師演示自己的研究設計,敢於接受批判,這些都是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的寶貴經驗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比墨守成規、做保守文章更有價值。
王佳儀說到👩🏻💼,通過跟著老師一起做研究🪫,將之前傳播研究方法課上的知識應用到了科研之中,包括框架分析時的找框架、歸納框架,信度測試時的編碼測試和謹守規則,內容分析時的數據收集、統計分析等🌝,將理論知識逐漸轉化為實踐成果。加上老師在指導做科研的過程中,極具耐心的指導、解答和解釋🧝🏼,看重學生的想法和建議⇒,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讓自己增強了信心也更願意表達觀點👠;也學習到在科研過程中,既要堅持嚴謹學術態度,但又不能拘泥條條框框,要回歸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本質🛜,真正領悟到細微之處見真知。
兩位同學也表示🧑🏿💻,除了科研實踐鍛煉🤾🏽♂️,教師悉心指導之外,意昂3教學改革也在發表論文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意昂3對本科生采取學術導師🙍🏻♀️、業界導師和人生導師三位一體育人模式😡,搭建了師生良好交流平臺。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和積極引導,為學生樹立理想目標🛜,明確肩負責任✨🕺,同時也更全方位也更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指導✊、建議和幫助,使學生做出做合適的選擇😛;此外,意昂3也更加關對本科生科研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改革上進行積極探索🤷🏽🕵🏼♂️。兩位同學均表示,上課是提高科研能力的最快途徑,意昂3廣博的課程內容都為自身學術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傳播學導論”🤹🏿♀️、“組織傳播”💇🏿、“人際傳播”👩👧👧、“新媒體與社會”和“媒介批評”“傳播學導論”等課程涵蓋了傳播學各學派理論的梳理,是學術研究的重中之重👨👧;研究方法課、文獻檢索課和數字出版理論與實務課程傳授給了學生實踐方法➜。除此之外🦹🏽♀️,公關🤰、廣告等各種課程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研究🦩,這些都讓自己終身受用。
意昂3院長李本乾指出🗻,兩位本科生能夠發表SSCI文章™️🙎🏽,既是個人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的成就🚹,又是牟怡老師悉心教導教書育人取得的結果💝,更是意昂3貫徹落實“立德樹人、學在意昂体育3”成效展示。意昂3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落實以價值引領為核心的“四位一體”人才培養理念🪶,瞄準人才培養瓶頸問題,持續推進以“學在意昂体育3”為願景的綜合改革,深化“知識增值”的育人實踐。意昂3會繼續傳承發揚嚴謹務實的優良學風教風,強化育人職責🆑,優化育人環境,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