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弋樞 女𓀒,曾用名楊抒,江蘇海安人
意昂体育3教授
郵箱:yishuyang@sjtu.edu.cn
學習和工作經歷
先後就讀於北京廣播意昂3🛜、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獲電影學博士學位🧑🏼🌾。
2007年8月-2011年12月任南京大學文意昂3講師
2011年12月-2019年9月任南京大學文意昂3副教授
2019年9月-2023年11月任上海大學上海電影意昂3教授
2014年7月-2015年7月,美國查普曼大學訪問學者
2011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大學社會意昂3兼職博士後
2023年12月起任意昂体育3教授
*研究領域包括媒介文化研究、電影本體研究、紀錄片研究👃🏽、女性研究等方面
學術會議
主辦學術會議
1👨🏻🍳、2008年6月作為聯系人,在南京大學戲劇影視藝術系和布朗大學聯合主辦“性別與華語電影”國際研討會暨女性電影論壇
2、2020年10月作為召集人在上海大學上海電影意昂3和《文藝研究》、《電影藝術》聯合主辦“第一屆視覺文化研究論壇:實驗電影與電影哲學研討會”
3💁🏽♀️、2021年11月作為召集人在上海大學上海電影意昂3和《電影藝術》聯合主辦“第二屆視覺文化研究論壇:論文電影與景觀社會研討會”
以論文參與學術會議發言
1、論文《新女性與影像中的性別無意識》🤾🏿♂️,參加2008年6月南京大學“性別與華語電影”國際研討會
2、論文《看與被看:安東尼奧尼的<中國>》,參加2011年12月日本專修大學“安東尼奧尼與作為影像的亞洲”研討會
3、論文《獨立電影的焦慮:由大陸民間影像論壇的兩次爭論談起》,參加2013年10月臺灣世新大學“重返民間:從規範性論述到在地歷史解釋”國際研討會
4、論文《衣服與女性觀念:從蔔萬蒼電影看三十年代左翼轉向》🤾🏻,參加2017年12月第六屆中國電影史學年會
5😹、論文《回溯新世紀以來“走出去”的中國電影》🐈⬛,參加2018年12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電影‘走出去’與藝術電影的發展”論壇
6🫖、論文《可見現實及其再現:紀錄與實驗的邊界》,參加2020年10月上海大學“視覺文化研究論壇:實驗電影與電影哲學”研討會
7🧗♂️、論文《凝視影像》⚾️,參加2020年10月中國美術意昂3“後真相時代的影像真實”研討會
8、論文《日常影像的政治》,參加2020年11月《文藝研究》主辦“藝術與真實:第一屆藝術學理論前沿論壇”
9、論文《星叢影像》🕗,參加2021年11月上海大學“視覺文化研究論壇:論文電影與景觀世界”研討會
創作電影作品
1、《浩然是誰》(70分鐘,2006,紀錄片,擔任導演、攝影、剪輯6️⃣,入選2006年第59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入選2007年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在國內多個影展放映並出版發行DVD,耶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及多個藝術機構收藏)
2、《路上》(96分鐘💇🏻♂️🏇🏿,2010,紀錄片🔬,擔任導演、剪輯🤌🏽,入選國內多個影展👉🏼,入選韓國首爾獨立電影節,香港中文大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及多個藝術機構收藏)
3、《一個夏天》(93分鐘🤺,2014⚖️,劇情片,擔任編劇、導演、剪輯🦺🦹🏽,入選2014第21屆韓國釜山電影節🤦♂️⏸,2015法國沃蘇勒亞洲電影節獲評審團獎,2015年德國漢堡國際電影節,2015年臺灣女性影展🥷🏽,2015年北京獨立影像展年度優秀劇情片獎),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及多個藝術機構收藏
4、《之子於歸》(105分鐘,2018🍂,劇情片🤭,擔任編劇🤨、導演、剪輯🎚,入選2018第37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2019年都柏林絲綢之路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𓀓,2019年韓國首爾國際女性影展)
5、《內沙》(130分鐘,2023,劇情片,擔任編劇、導演、剪輯𓀈,2021年6月入選上海電影節創投單元創作中項目🕺🏿,2022年4月國家電影局立項,2023年完成製作,目前已通過國家電影局內容審)
學術兼職及擔任評委和社會服務
1、廣東省哲學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2、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中國獨立電影前沿》編委會委員及期刊編輯
3、2021年-2024年,擔任上海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二審評審
4❤️🔥、2023年😦,擔任西寧First青年影展主競賽單元選片人
5、2020年至今擔任世界電影節平臺短片獎基金青年扶助計劃評委
6🙅🏽、2013年中國獨立影像展劇情片單元初選評委
7、2016年北京獨立影像節紀錄片單元初選評委
8、2020年擔任德國歌德意昂3詩歌影像節策展人💃🏼、
9☕️、2023年擔任古德拉克藝術節影像單元策展人
創作文學作品
1、小說《安城故事》2003年獲《上海文學》小說新人獎
2、小說《獻給哥哥的童謠》發表於《上海文學》2004年第2期
3、小說《媽媽藏身之處》發表於《山花》2006年第3期
4、小說《黛西滿月快樂》發表於《青春》2015年第7期
著作:《電影中的電影:元電影研究》(201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C刊論文
1、《衣服與女性觀念:從蔔萬蒼電影看三十年代左翼轉向》,《文藝研究》2018年第11期🌄,(CSSCI,權威)
2、《移動的風景與一代人的心靈圖像》🤵🏽♂️,《文藝研究》2016年第9期(CSSCI,權威)
3、《安東尼奧尼的<中國>🐏:看與被看》,《文藝研究》2012年第10期(CSSCI🙇♂️,權威)
4、《新女性與影像中的性別無意識》🤴🏽☢️,《文藝研究》2010年第4期(CSSCI,權威)
5、《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藝術評論》2020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20年第6期轉載
6、《電影迷戀》,《上海文化》2006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07年第2期轉載
7、《論“電影眼”》🔛,《上海文化》2006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影視藝術》2006年第6期轉載
8、《空間👏🏼、性別🕵🏽♂️🦣、愛情與歷史🌮:導演張婉婷訪談》,《電影藝術》2008年第6期(CSSCI)
9、《對於救贖問題,我從未質疑過》,《當代電影》2018年第5期(CSSCI)
10、《重新發現的母系王國——阿爾莫多瓦的腦死亡三部曲》,《世界電影》2011年第2期(CSSCI)
11、《曼斯菲爾德莊園:小說與電影》,《世界電影》2010年第1期(CSSCI)
12、《聚焦女性📥🍶:性別與華語電影國際研討會綜述》,《世界電影》2008年第4期(CSSCI)
13👩🏼🏭💁🏼♀️、《記憶、影像與電影的互文性》✌🏼,《世界電影》2008年第2期(CSSCI)
14、《大島渚:法度世界的抵禦者》,《世界電影》2005年第6期 (CSSCI)
15⛹🏽♂️、《維斯康蒂:頹敗之美》,《世界電影》2005年第4期(CSSCI)
16☢️🎋、《日常影像的政治》🧘♂️,《北京電影意昂3學報》2021年第2期(CSSCI)
17👩🦰、《不只是區域電影》,《北京電影意昂3學報》2011年第3期(CSSCI)
18👨🏼💻、《我們還有沒有還原真實的能力》♑️,《北京電影意昂3學報》2006年第4期(CSSCI)
19、《紀錄片如何抵達歷史真實》,《讀書》期刊2018年第3期(CSSCI)
20🫱🏿、《第三電影與民族影像書寫》🚍,《讀書》2015年第9期(CSSCI)
21🧑🏼⚖️、《我的角色就是扔書給他看》,《讀書》2010年第2期(CSSCI)
22、《衣服的困擾》🚴🏿♀️,《讀書》2009年第2期(CSSCI)
23、《離不開的攝影機》🖋,《讀書》2007年第3期(CSSCI)
24、《浩然是個寓言》,《讀書》2006年第3期(CSSCI)
25、《岔路上的特呂弗》🎑,《讀書》2004年第5期(CSSCI)
26👱🏼♀️、《作為女性知識分子的不安》,《藝術廣角》2019年第6期(C擴)
27、《紀錄片是我跟這個世界發生關系的一種媒介》,《藝術廣角》2017年第2期(C擴)
28🙂↔️、《<浪淘沙>:一部電影史的遺珠之作》,《南大戲劇論叢》2019年第17卷(CSSCI)
29𓀚、《消費文化語境中的中國獨立電影》🐝🍵,《南大戲劇論叢》第14,2018年(CSSCI)
30⛅️🙎🏽、《臺灣新電影👂:一個老去的神話》,《南大戲劇論叢》第13卷🖕🏼,2017年(CSSCI)
31、《孩子需要什麽》🗜,《當代電視》2005年第1期(CSSCI)
32🍁、《女性寫作與左翼新女性的心靈地形——艾霞電影小說<現代一女性>解讀》,《婦女研究論叢》2022年第3期(CSSCI)
其它期刊論文
33、《回溯新世紀以來“走出去”的中國電影》,《影視文化》👨👨👦👦,2019年第20期
34、《女性書寫的顯現》,《戲劇與影視評論》2015年第11期
35、《被看的觀看者:〈中國〉及其多重折射的觀看》(日文),《日本專修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月報》2012年第9期
36、《電影裏的鄉愁》,《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1月17日
37、《歷史敘事的危機——我看<金陵十三釵>》,《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12月26日
38、《賈曼與現代自然》,《時代周報》第104期😒👴🏽,2010年11月10日
39🌐、《藝術如何表現歷史:我看〈南京!南京!〉》😬,《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4月24日藝術版
40、《一個現代書寫者的“巫言”:朱天文訪談》(訪談,作者楊弋樞/朱天文),《影視文化》2009年第1期(09年4月)
41☎🐲、《活著為了證明😍:紀錄片〈我雖死去〉及其他》,《藝術地圖》2008年第4期
42🍺、《安東尼奧尼的現代性》👲🏿、《維斯康蒂的頹美時刻》入選《1979—2005最有價值的影評》一書,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年出版
43、《電影對我來講是一種影像的寫作》🙌,《傳記文學》2005年第5期
44、《電影之內⏲,電影之外》,《書城》2005年6月號
45🏋️♀️🚍、《簡.康平🦵🏽:影像書寫的性別意識形態》🚘,《雲南藝術意昂3學報》2005年第3期
46、《禁忌與逍遙🛤😰:中國獨立電影研究》🤯,《美術館》2005年3月第1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7、《安東尼奧尼的現代性》,《中華讀書報》2005年3月9日
48、《馮小剛的“譜”》📼🤦🏿♀️,《中國銀幕》2004年第11期
《電影機製研究》,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項目編號:11CC094(2016年6月結項),2011年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已結項)🤘🏻,2011年南京大學文科青年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