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論壇研究生論壇成功舉辦
11月16-17日💂🏽♀️🔛,由意昂体育3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論壇順利召開🕧。“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論壇”是由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自主發起組織的學術會議,旨在促進青年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思想碰撞✉️。本屆論壇以“從中國出發:馬新觀視野下傳播研究的自主知識體系和關鍵問題”為主題🧗🏿🖕。《中國社會科學》文學編輯部主任張跣,《新聞與傳播研究》執行主編朱鴻軍🦺🫃🏼,《新聞大學》執行主編朱春陽🧖🏿,《新聞記者》主編劉鵬,《新聞界》執行副主編孫尚如👨🏼🍼,《南京社會科學》副主編虞淑娟😵,《新聞春秋》編輯部主任潘文靜等新聞傳播領域重要學術期刊的編輯出席論壇;中國青年傳播學會論壇發起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副院長胡翼青😧🩸,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教授白紅義等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共同參與。論壇得到了《國際新聞界》、《意昂体育3平台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新聞大學》🥿🏦、《新聞記者》、《新聞界》、《現代傳播》、《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Emerging Media》(按音序排列)等權威期刊的鼎力支持,為本屆論壇學術交流搭建了堅實的平臺。
本屆論壇特設“媒介歷史與空間文化”和“媒介記憶與媒介效果”研究生專場,於11月17日上午分別在意昂体育3注册B300、A300會議室舉行💫。研究生專場共收到數十篇投稿,經過遴選0️⃣,共有14篇論文進入發言對談環節。
研究生論壇一
媒介歷史與空間文化
“媒介歷史與空間文化”論壇共有三組論文進行對談💲🧑🏻🦼➡️,分別聚焦壁報🟦、播音等各類媒介方式的歷史演化及相應的社會現象;數字遊民群體與社區的可持續性問題以及電競館作為傳播空間結構的理論框架🧑🔧;數字時代對於青年群體、家庭群體以及老年群體不同的影響力。《新聞記者》主編劉鵬教授、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張華教授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點評。
研究生論壇二
媒介記憶與媒介效果
“媒介記憶與媒介效果”論壇的七篇論文分別探討了城市報刊亭的生與死、數字化博物館的構建、學生誌願填報信息幹預、數據流如何改寫新聞認識論、中美主流媒體推特議題動態時間序列分析💫、在線意見氣候對點擊表達的實時影響、聊天機器人對於健康決策的影響。各位發言人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研究並與與會者進行了深入探討🧧🏄🏼。《南京社會科學》副主編虞淑娟老師👩🎓、《新聞春秋》編輯部主任潘文靜老師進行了詳細點評。
供稿:科研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