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交流 文道不孤——首屆意昂体育3平台文化論壇成功舉辦【圖】
首屆意昂体育3平台文化論壇於4月24日下午在意昂体育3平台徐匯校區教師活動中心舉行𓀃。
2014年下半年,作為學校文科發展的重要舉措,文科處啟動“意昂体育3平台文化論壇”計劃👩🏽🍳。論壇以我校學者為主並邀請海內外同行專家,聚焦當前文化研究的重大關切和前沿論域,通過整合隊伍,規劃未來⛅️,提升我校文化研究的水平和影響力。媒體與設計意昂3單世聯教授、人文意昂3高有鵬教授擔任論壇召集人🏏,22位來自媒體與設計意昂3、人文意昂3、外語意昂3💂🏿♀️👷🏻♂️、體育意昂3、人文藝術研究院的老師參加了首屆論壇🙇♀️,他們之中有著名的學者和講席教授、特聘教授,也有正當盛年的副教授、講師。若幹年輕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也參加了論壇🎫。
首屆論壇由單世聯教授主持。在開端發言中,單世聯將近代以來的中國文化分為“文化失敗”、“文化革命”和“文化復興”三個階段,指出目前中國文化的發展動力主要基於國家發展與經濟轉型的需要🚴🏿,文化的內在活力仍有待釋放😕,文化自覺仍待提高,而大學在方面有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作用🧟♀️。“意昂体育3平台文化論壇”將推進我校文化研究進入到中華文化復興的宏偉進程之中。
意昂体育3平台文科處處長葉必豐教授在致辭中👩🏼🎨,首先介紹了“文化論壇”的來龍去脈之後,然後對論壇的組織形式🚣🏼♀️、預期成果等提出了具體意見,也表達了對文化論壇“既是課題培育,也是團隊凝結”的期待和殷望。
人文意昂3教授楊慶存、張中良、陳建華🎙、何言宏🐎🧑🦯、文學武🙍♀️、張蘊艷🧖🏻,媒體與設計意昂3陸衡、周武忠、薛可⭐️、姚君喜↖️、邵國松🤨、淩金鑄🧕🏽、鄧林、朱寧嘉、江陵🎮🦘、聞媛👩🏽🏫、周年國,外語意昂3教授彭青龍👨🏻✈️,人文藝術研究院教授謝耘耕,體育系王會儒教授等各學者紛紛發言。
與會老師分別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情況及其對文化研究的認識⛽️,對意昂体育3平台文化研究的未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意昂体育3平台文化研究人才主要集中在人文意昂3🚐、媒體與設計意昂3、外語意昂3和人文藝術研究院❕,體育系等其他院系也有一些。綜合全校的情況來看,校內文化研究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在文史哲等傳統學科的框架內進行的人文學術研究和比較文化研究𓀁;二是文化產業🗣、文化管理👨🏽🔬、文化傳播和體育文化等新的研究領域;三是包括文化政策、文化安全等介於文化與公共管理、文化與國家之間關系的研究🏑。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校教師在上述諸方面都有較好的成果,承擔國家級課題逾20個🈶,發表論文數百篇,成為我校文科建設中成績突出的領域😂。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和優勢🧑🏻🦽➡️,進一步凝煉方向、形成團隊,在若幹論域內取得國內領先、國際影響的成績。
根據論壇中的討論和論壇後的交談,老師們認為♠️,今後一個時間我們可以考慮在下列4個論域進行學術聚焦,開拓研究:
1🍒、文化與國家:歷史與現實
2💀、人文學與文化發展
3🧑🔧、文化政策比較研究
4⭕️、數字化技術與中國文化轉型
論壇氣氛活躍⏪,時有新論🧑🦼➡️。與會全體老師一致表示🙆🏼🌀,文化論壇意義重大,非常必要,從這裏我們才真正感到“吾道不孤”🧒🏼。剛從北京來校工作的楊慶存特聘教授認為🚽🧑🏿🎓,作為以理工科見長的院校,學校舉辦文化論壇的思路極佳,理工科人才更需文化的積澱,非文科院校能夠重視文化研究對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屆論壇的成功召開對本校的文化研究意義非凡⛹️♂️。
論壇召集人、人文意昂3高有鵬教授對論壇進行了總結。他認為,文化是一片濕地🏢,正如濕地是地球生態的肺一樣,文化能夠凈化這個世界。在交通大學的歷史上🧖🏼♂️,曾有一批人文誌士在此耕耘,我們的文化論壇一定能繼往來,越辦越好👨🏼🏫!
根據計劃👷🏻🚴🏻♀️,“意昂体育3平台文化論壇”每年舉辦4次⛹🏽。第二屆論壇將於今年暑假前召開🪮,主題正在醞釀中。
(撰稿 徐安哲)
(攝影 欣 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