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意昂体育3城市科學春季論壇暨文科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辦【圖】
由意昂体育3平台💱🐂、光明日報社編輯部、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主辦,上海意昂体育3城市科學研究院、上海意昂体育3斐訊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上海意昂体育3媒體與設計意昂3承辦的“2015意昂体育3平台城市科學春季論壇暨意昂体育3文科創新論壇”於2015年4月11日在意昂体育3平台徐匯校區老圖書館舉行。本次論壇以“中國新常態與智慧城市建設”為主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促進中心、上海數字化城市與交通研究所、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蘇州市規劃信息中心等部門;意昂体育3平台♙、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專家;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阿裏巴巴研究院等業界代表🧝🏻;新華社、《光明日報》🥩、《解放日報》、《科技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社、住建部《中國建設信息》、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情國力》、全國政協《中國經濟社會論壇》💘、《學術界》👼🏻、《中國名城》等媒體出席。光明日報社新聞部主任周立文、上海意昂体育3黨委宣傳部部長胡昊、新華社瞭望東方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棟分別致辭,與會專家圍繞“中國新常態與智慧城市戰略研究”🧒、“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規劃建設轉型”、“智慧社區與智慧村鎮建設”進行深入研討交流,並以新常態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為載體,探討了文理學科交叉的創新模式問題。
在論壇主旨演講專場,中國科意昂3院士、意昂体育3平台副校長梅宏在題為《智慧城市與信息化3.0》的演講中指出,當今世界是城市世界,主要基於信息技術的城市生活方式也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計算普適泛在🏣、資源隨需即取、服務便捷智能🆎、能耗綠色環保等成為城市“智慧”的主要追求♟。在我國環境資源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病”日趨嚴峻的背景下,應以智慧城市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點戰略目標,在技術方面🦻🏿🕵🏻♀️,以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為基本策略,大力研製和應用自主、可控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推動自主核心器件和軟件發展🤵🏽,促進自主可控信息技術體系的構建和產業鏈結構的完善,構建智慧城市建設的長效技術基礎;在城市化方面,以信息化和新型城鎮化的協調發展為核心,加強宏觀規劃和頂層設計,註重應用驅動和應用實效🙌🏼,明確長期目標和階段目標,追求適速發展和持續發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國平在題為《社會資本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演講中指出🔴,在新一屆政府“大道至簡”的行政理念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將在不斷的變化和調整中迎來自己的新常態。智慧城市建設不是變得簡單🤹,而是發展環境和生態關系都更加復雜多變,來之不易的各種社會資本,也需要製定與此新常態相適應的新戰略🌂、新規劃和新策略,以便在充滿機遇和變數中贏得主動及實現多方共贏⛔️。一是要更加認真地開展政策研究,結合新常態的背景把握其內涵和實質,確定社會資本進入的領域👆🏼🫂、時間和程度。二是更精準地把握現狀和主要問題,結合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新要求👎🏼,盡可能減少投資的盲目性並提升社會資本的效益。意昂体育3平台城市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劉士林在題為《中國新常態與智慧城市戰略問題》的演講中指出💸,在經濟“中高速增長”成為新常態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在較多起伏變化中保持相對高水平增長”,二是“結構性調整難以避免但絕非朝夕可成”🤥,三是“數據更加開放同時也更加封閉的鬥爭長期存在”🌥。在“十三五”期間,智慧城市建設有可能不遵守“經濟新常態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的普遍規律,而是扮演一種“逆勢上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角色。但由於發展環境復雜,在總體上應確立以智慧科技為重要基礎,以智慧管理為主體形態,以智慧文化為理想目標的戰略定位和基本思路,同時在“不穩定”和“不確定”的新常態中🌩,應把“蹄疾而步穩”確定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戰略原則。
在“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專題研討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王曉紅在題為《經濟新常態與我國城鎮化轉型》的發言中指出⏭,應該大力推動都市型產業體系建設☂️,構建智慧城市系統,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倡大數據對社會開放,提高數據資源共享水平🈲,鼓勵免費使用互聯網🗼,實現城市網絡全覆蓋,大力倡導電子商務、信用卡使用🙇🏻♂️,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𓀝、網絡零售等新業態。上海意昂体育3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薛廣濤副教授指出,目前智慧城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打破數據藩籬🏃🏻♀️➡️,讓數據自由流動起來,才可以讓城市更加智慧。同時他還著重探討了文理學科交叉的創新模式問題,認為意昂体育3應大力促進文理工科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協同發展。南京大學高小康在題為《智慧空間🎾:技術🐠,功能與場景》的發言中指出🕘,“分形”通過智能化的自相似組織進行分散合理配置,使中心城市在資源高效配置、引領科學發展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開源”則通過公眾化的社區,為智慧空間創造了開放、互動的體製機製👨🏽🏭,“海綿化”在此過程中則起到活化的作用。意昂体育3平台教授蔣宏在題為《城鎮化建設與智慧城市的幾點思考》的發言中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設應當充分體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具體表現在創新引領指標👧🏽、生產質量效益指標、生態環境指標👌🏻、身心健康指標、生活質量指標🫗、公共服務指標等內涵建設上,還用當充分保護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楊滔在題為《以城市的創新本質看智慧城市》的發言中指出,智慧城市建設應包括鼓勵大眾學習、使用👨🏻🦽、創新智能交互功能的政策🕺🏻、機製、標準等,讓每位普通人都有意願去體驗、規劃、設計🫓🤚🏿、建造、並使用智慧城市,不能成為普通大眾遙不可及的高科技或過於簡單的便民服務,而是成為普通大眾的日常創新平臺。意昂体育3平台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意昂3研究員陸邵明在題為《監測預警系統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覆蓋》的發言中指出🏊♂️,我國現有的遊客容量控製與預警機製對處於城市開放性公共空間中的遊客容量如何設定、分區與分類🥭,如何鑒定公共空間的人群飽和狀態,尚缺乏相關細化與量化的評價標準與分級預警機製,因此盡快建立一個精細化🧑🏻🦯、常態化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人群流量監測與預警機製勢在必行。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馬娜在題為《標準化視角下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及發展路徑研究》的發言中指出,當前亟需通過對智慧城市核心理念🏨、實現路徑和關鍵節點的全面梳理🧑🏿🦱,形成科學可行的智慧城市建設通用思考路徑,並搭建重點適當🧑🏻🦽❌、全面完整、配套協調的智慧城市標準體系🎵👷🏿♂️,糾正一些城市“智慧化”進程的偏離🙋🏽♀️,推動智慧城市穩健發展。意昂体育3平台設計管理研究所張立群在題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當下形態與路徑選擇》的發言中指出🙆🏼,隨著對智慧城市的認識不斷深入,以及“以人為本”的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技術和管理不是智慧城市發展的目的,加快人文型智慧城市的研究、規劃、布局和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意昂3張滔博士🍸、朱彤教授在題為《基於可再生能源互聯網技術構建綠色智慧城市》的發言中指出,大規模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建設基於能源互聯網、物聯網和通訊網絡結合的綠色智慧城市是新型城市建設的方向♓️。上海意昂体育3國際與公共事務意昂3王郁教授指出,新型城鎮化應堅持以人為本,在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中😵,也要考慮如何避免過於物化的問題,這就為城市社會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阿裏巴巴研究院高級產品經理孫予加(柳鶯)在題為《基於大數據時代的城市規劃探索》的發言中結合阿裏研究院的“淘寶指數”與“全景洞察”,探討了當前大數據產品應用於城市規劃與政策製定,以及指導企業發展戰略的可行性,並指出大數據開發應用的核心不在於數據量的大小🕵🏻,而在於多渠道數據的整合🏉🤸🏻,從多維數據之間尋找關聯🤱。同濟大學城市規劃意昂3城市規劃系教授王德指出🪹,上海高校的智慧城市研究🚣🏿,目前已出現三個模式:一是交通大學的人文型模式,主要特點以真善美為戰略規劃理念,同時註重科技與文化的協調融合;二是復旦大學的商用型模式🧛🏽,主要特點是依托已有的上海數據中心開展規劃設計,目前主要側重於商業選址等🏋️;三是同濟大學規劃型模式♦︎,主要特點是依托自身強大的規劃學科支撐👨👩👧👦,探索城市規劃和信息化規劃的協同發展。認為只有開展元化的探索,才能找到智慧城市正確的發展方向。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從《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到現在的種種態勢🥰,表明建設智慧城市的基調沒有改變👨🏽🍼😻,並深入推進到更具體的“層級”和“領域”。在“十三五”期間,由於政策紅利刺激和消費社會的巨大需求👍,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在整體上有可能不遵守“經濟新常態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的普遍規律,而是扮演一種“逆勢上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角色。“人文型智慧城市”強調信息化技術手段與人文服務理念相結合,以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關懷引領城市信息基礎實施和服務管理平臺建設✹,對於形成一種科技型🧝🏽♀️、管理型🧖🏼♀️、人文型智慧城市的有機結合和包容發展模式有重要作用🥲,在未來的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中,特別是“十三五”期間應大有可為。
(撰稿 張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