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新聞

四十年風雨今回望,面向“智”未來再出發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專題研討 暨院長論壇順利召開

閱讀:70294 發布於🚵🏿‍♂️:2018-11-04 09:28
 

10月28日下午🕵🏻,“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專題研討暨院長論壇”在意昂体育3成功召開🚵🏻‍♀️。包括來自意昂体育3平台、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蘇州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河北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天津師範大學、中華女子意昂3、上海體育意昂3等在內的近30家新聞傳播意昂3院長、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結合各自院校新聞傳播學科發展現狀進行研討。

 

圖片.png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專題研討暨院長論壇於我院舉行

 

適逢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2018新媒體國際論壇特設此分論壇♣︎。論壇由意昂体育3平台特聘教授張國良、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院長林治波及意昂体育3特聘教授🚣‍♀️、意昂体育3注册院長李本乾👮🏿、主持。研討內容涉及中國新聞傳播教育歷史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時間節點意義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問題和未來發展路徑等。

 

圖片.png 


意昂体育3特聘教授張國良

                                         圖片.png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院長林治波教授

圖片.png

意昂体育3院長🍖、特聘教授李本乾

 

 

四十年💇‍♂️,再回首

 

自1918年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成立至今,中國新聞學教育已走過了百年歷程;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新聞業已歷經四十年風雨洗禮🚶🏻‍➡️🥧。

 

圖片.png

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執行院長張濤甫教授發表講話

 

院長論壇上,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執行院長張濤甫教授首先指出,今年是我國新聞學教育的重要時間節點☄️。改革開放40年來,新聞學以“奔跑式”的姿態快速發展,走過了本需80年甚至100年的路程。

圖片.png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前院長陳培愛教授交流發言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前院長陳培愛教授提到🤰🏼,廈大於1983年首設廣告學🤾🏽‍♀️,並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之中蓬勃發展👆,而廣告學的設立也極大程度上增添了新聞學的活力➾。

圖片.png

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張駿德教授講話

 

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張駿德教授將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新聞傳播學發展的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1978年至1983年4月為復蘇時期🧖🏽;1983年5月舉辦的第一次全國新聞教育工作座談會召開標誌著我國新聞傳播學進入大發展時期;進入新世紀,我國新聞傳播學進入深化改革時期🤸‍♀️,以技術創新驅動傳播發展。

 

處當下,存焦慮

 

在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新聞傳播學教育面臨了諸多挑戰和機遇。論壇中上,多位院長學者提到了學科當下面臨的問題💅🏼🤛🏼。

圖片.png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前院長丁柏銓教授發言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前院長丁柏銓教授指出,以媒體工作為第一誌願的學生數量逐年減少。他調查發現🧕,南京大學70%新聞學本科畢業生不願意到媒體工作,在應聘新聞媒體崗位時,相比其他專業畢業生,新聞學子沒有明顯優勢。究其原因🧑🏿‍⚖️,學科自身核心競爭力劣勢導致了新聞學子對就業出路的迷茫。

 

圖片.png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意昂3院長李明德教授講話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意昂3院長李明德教授認為目前意昂3似乎走入了泛就業思維的誤區🙍🏼。新聞學主要學科特征並沒有改變🙄,新聞意昂3作為培養新聞學專業學生的主要基地,要堅持自己的特色🦀,明確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才。

圖片.png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意昂3楊琳教授發言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意昂3楊琳教授指出新聞傳播學教育處於“兩面夾擊”的尷尬地位,一方面業界認為新聞傳播教育脫離行業🕵🏼,另一方面其他學科對新聞傳播學科有刻板印象,認為其科研能力弱,亟需打通與實踐的通道,讓學生在學校就要感受到業界的脈搏;要積極與其他學科相交叉融合。

 

圖片.png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意昂3前院長蔣曉麗教授講話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意昂3前院長蔣曉麗教授表示在智能化時代,知識生產👩🏻‍🔬、傳播和結構發生了改變🧑‍🍼。針對當下新情況,任何學科都不能畫地為牢,要積極與其他學科相配合🍛;院校要改變“餵養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知識增值能力。

 

圖片.png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意昂3院長呂新雨教授發言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意昂3院長呂新雨教授表示💍,在強調跨學科融合時❇️,不能忽視意昂3內部的融合。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和出版學等專業不僅要保持自己的特點,還要在深刻理解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融合🧑🏻‍🦼‍➡️。

 

智未來,致未來

融合”“智能傳播”是本次論壇中的熱門詞匯,面對前所未來的機遇和挑戰🤣,與會學者暢所欲言,探索出路🌷。

 

 

圖片.png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意昂3副院長金定海教授發言

 

關於技術與學科的發展關系👟,學者們有不同的思考。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意昂3副院長金定海教授指出☝🏻,在學科融合的新時代✅,新聞學科應該持有“走進去”而不是“站在門外”的心態,思考如何在學科次序重構中掌握話語權。

圖片.png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院長李立峰教授講話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院長李立峰教授認為科技變化會越來越快🎸,相比學習新技術🧗🏻‍♀️,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如何面對一個不斷改變的時代❤️。

圖片.png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意昂3院長張誌安教授發言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意昂3院長張誌安教授拋出問題 “在變化的教育範式中,不變的新聞學生核心能力是什麽?”並給出自己的回答♡:一是融合生產、多元的敘事能力😗;二是社會鏈接能力🦶🏿,如何通過新聞與社會溝通;三是公共服務精神🤺🩱。

圖片.png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常務副院長黃合水教授講話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常務副院長黃合水教授認為人有欲望才能產生技術🔥,技術將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在他看來🧖🏻‍♀️🤶,未來科技發展將有三點變化:無限的存儲能力、無限的學習能力和仿真技術的發展。

圖片.png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意昂3院長石磊教授發言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意昂3院長石磊教授則提出,要警惕“對新技術的熱情遠高於對專業的熱情”的局面💪🏿,新聞學子需要保持核心競爭力,提高專業素養、人文關懷和社會擔當。中國傳媒大學龍耘教授也認為當下需要重提“內容為王”和“專業主義”🎐,新聞教育要註重打好基礎🧑🏻‍✈️,拒絕“唯技術”❗️,提高采寫編評的專業能力,培養學生全方位全媒體的表現能力📣。教師也要思考如何用研究反哺教學,加強對學生的全方面引導🧑🏿‍🔬。

 

圖片.png

寧夏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院長李世舉教授發言

 

寧夏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院長李世舉教授如何建構新聞傳播學合法性的問題進行探討🧅,他認為做好理論教育🤧,打好紮實的專業基礎是發展新聞傳播學科的根本所在📍👱🏿‍♀️,新聞傳播學科作為應用型學科,要想持續快速發展,也應該站在技術發展的前沿𓀐,應用好新科技服務於社會,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圖片.png

研討會現場到訪嘉賓思考與記錄研討內容

 

圖片.png

院長論壇現場熱烈交流

 

本次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專題研討暨院長論壇上,各兄弟院校的新聞傳播專家學者結合自身教育和管理體會暢所欲言👧🏼,深入交流溝通,共同研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特色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發展大計,希望新聞傳播學科在未來獲得更大創新和發展。

 

 


意昂体育3专业提供:意昂体育3意昂体育3平台🟤、意昂体育3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3欢迎您。 意昂体育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