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傳播與認知界面設計【圖】——葛巖教授為媒設意昂3師生開展專題講座
2015年3月30日晚,意昂体育3平台人文藝術研究院💥、媒體與設計意昂3葛巖教授應邀在東森報告廳為我院師生舉行了一場題為“隱性傳播與認知界面設計——關於CEID(Conitively effective interfance design)”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張國良教授主持。
“傳播,是指讓別人接受信息☎️🔍,那麽隱性傳播中的隱性如何理解呢?”葛巖教授首先從傳球遊戲開始⛲️,讓在座師生親身感受了下隱性傳播的意涵↪️。接下來👨🎨,葛巖教授分別以《老年人刻板印象啟動做行為的影響》、《安靜的圖書館》、《禮拜天效應🕙:宗教信奉者更加樂善好施嗎?》以及《環境啟動:選舉場合對選舉結果的影響》等具體的研究實驗和研究案例,向大家展現了有意地設置的一些信息是如何在無意識地情況下影響行為的,進一步說明了隱性傳播的存在與其影響#️⃣。
那麽🤱🏻,“在我們的意識裏究竟發生了什麽呢?”,葛巖教授認為這需要從認知與人類行為關系方面進行解釋,“什麽樣的信息就會帶來什麽樣的反饋”,將這樣的認知放入傳播學即形成了隱性傳播👁,隱性傳播揭示了神經基礎🆒、認知和行為能力三個方面如何聯系起來的問題。葛巖教授通過《童年受虐與成年的反社會傾向:基因影響研究》和《物理溫暖和社會溫暖共享的神經學機製》等簡要分析了上述問題,並進一步通過註視效應的系列研究實驗具體分析和說明💁♀️。葛巖教授還與同學們分享了一項他們團隊正在進行的關於轉基因和基因改良的研究實驗,將隱性傳播用於現實問題的研究🕺。
最後葛巖教授指出🀄️,CEID是源於工業設計領域的重要概念🧚🏼♂️🧙🏻♀️,“界面應該也可以廣泛應用於社會管理實踐之中”,它“誘發人們做出守法、遵規👩🏼💼、更道德、更友善的親社會選擇”。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師生們意猶未盡,葛巖老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別具一格的研究思路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撰稿 楚雪)